9月28日下午,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于圖書館一樓報告廳舉辦2022年暑期實踐歸來話活動,學院遴選5支優秀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展示實踐成果。本次活動主要面向22級新生與部分21級的同學。學工辦主任王愛祥、學院學生會主席孫豫甯、學生團委副書記宋端鴻出席本次活動。
交流會上,5支團隊負責人娓娓道來,周宇倩的“青年傳承,築夢紅旅”團隊參觀了恽代英紀念館,緬懷先烈,理解革命精神。團隊每位成員走進當地的紅色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線上集體觀看紅色經典影片,在紅色故事中了解革命曆史,感悟革命精神。宋端鴻同學帶領的“綠色長江•生态龍城”團隊,深入參觀了解了長江大保護展示館,整治後的德勝碼頭,沿江綠色生态長廊,長江水源取水地,為長江生态建設貢獻青春力量,展現常工院學子的青春風采。
潘藝萌的“振興鄉村,服務三農”團隊在甘文豔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江蘇省丹陽市杏虎村,通過直播帶貨和知識宣講兩種形式助力鄉村振興。他們團隊做到了融入社會,服務社會,依靠勤勞和汗水,奉獻和擔當開辟人生和事業新征程。馬雯婧帶領的“童舟共濟,守護一枝一葉”團隊走進泰興市虹橋鎮開展困境兒童關愛行動。在這次的暑假社會實踐中,她們對困境兒童進行課業輔導、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素質擴展等寓教于樂的教育關愛活動,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了困境兒童的生活、學習困難、心理問題,讓他們得以快樂健康地生活和成長。
孫豫甯的“築夢航行,燃青春之火,擔青年使命”團隊在暑假中參觀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深入了解學習了紅色革命精神。同時他們團隊也走進街道,寓教于樂,向小朋友們傳遞消防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王愛祥老師作總結點評,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暑期實踐學院取得的優異成績,本次實踐共成立了包括校院59個實踐團隊,實踐成果豐富,在國家級媒體上發表了12篇新聞報道,其中多個團隊更是進入了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的展示投票環節,其中兩個校級專業實踐團隊分别獲得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組競賽二等獎。王老師結合當前的畢業生就業現狀,提醒同學們戒驕戒躁,同時鼓勵同學們争先創優,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在實踐中長真知,在實踐中長才幹。
(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 樊旭/文 團委宣傳部/攝影 姜衛/審核)